2022-08-23 14:03:02
wordpress网站定制 https://www.zsxxfx.com
5月19日,走进位于南通港闸经济开发区的南通国盛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门,我们看到了工人正在两块大石头上雕刻姓名,“在国盛工作超过十年的员工姓名会刻上左边这块石头,超过二十年的员工姓名会刻上右边这块石头,每年我们都会举行仪式,要记下这些国盛的精兵强将。”潘卫国介绍说,“很多人说国盛都已经上市了,在全国乃至国外都有名气,企业名称可以冠上‘中国’‘江苏’,但我觉得没有必要,我们就是从南通出发,始终立足南通的一家土生土长的企业,我们就叫南通国盛。”
四代人一百年,专注一件事
1964年出生的潘卫国受祖父辈影响,年轻时就对钣金技术十分感兴趣。毕业后当过钣金工、焊工,钻研各种相关知识。1996年,潘卫国在南通组建国盛精密钣金厂。经过20多年的发展,如今国盛智科已成为国内重要的数控机床制造商。2020年6月,国盛智科成为科创板少数无条件过会企业之一。
“从我的祖父开始,就做钣金焊接,然后是我的父亲,现在又传承到了我的儿子。我们整个家族用了四代人的努力,花了一百年的时间,一直从事机械制造行业。”潘卫国说,在自己祖父那个年代,他亲身感受着一个手艺人所受到的周围乡邻的尊重,也坚定着他想凭借自己的产品来获取尊重的信念。
国盛始终坚持高精、高速、高效、高稳定性的产品开发战略,围绕下游客户的应用场景和个性化需求进行技术开发,“沿着客户专业性的个性化要求定制产品”是国盛坚定不移的追求。国盛先后在误差控制、可靠性、复合成套加工、高性能装备部件、二次开发与优化等五大智能制造装备关键技术领域积累形成核心技术,在金属切削数控机床领域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百年如一日,四代人的专注与持之以恒,让国盛发展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成功开发出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等高档数控机床并实现量产的新兴智能制造装备商,在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卧式镗铣加工中心、高速龙门加工中心等产品领域逐渐形成竞争力,努力推动五轴联动等高端装备国产化进程。
修炼内功,不断创新
张謇“独力开辟新路”的创新精神始终为潘卫国所敬佩。“国盛从一家小型民营企业成长为中国机床工具行业新兴核心民营企业,正是得益于张謇先生创新精神的指引。”潘卫国说,“张謇先生重视股权、商业模式、产业链开发,以及人才引进与储备,国盛也正是一直在这几条路上并行努力。”
当前,高端装备制造前景广阔,唯有以创新为引领,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卡脖子技术攻关,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迸发出强劲活力,提升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
疫情席卷全世界,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的企业在疫情下消沉、淹没,有的企业则在疫情下重新思考、不断崛起。“我认为家有粮才能心不慌。无论形势如何变幻,我们能做的就是修炼内功,做好主业。”潘卫国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受上海疫情影响,供应链问题较为突出,国外的一些核心部件进不来,这让他们认识到供应链受制于人的现状必须要改变,“我们要努力突破卡脖子技术,加强核心部件的自主供给,推动上下游企业形成共识,打造独立完整的高端机床供应链。”
热心公益,布局未来
张謇先生在兴办实业的同时,热心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造福乡梓,也始终激励着潘卫国。
国盛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不忘践行社会责任,持续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国盛教育奖励基金自2011年成立以来,已经顺利开展了两届(十期),用以激励优秀教师。每年“国盛教育奖励基金”颁奖仪式,潘卫国都会到现场颁奖,从无缺席。4月30日,国盛与崇川区教体局举行第三届国盛教育奖励基金签约仪式,增资200万元,持续助力崇川教育事业。
这些年,国盛还通过向南通大学、特教学校等不断捐资助教,让教育薪火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疫情期间,国盛集团联合南通市机电五金商会向通大附院第一批奔赴武汉的七名勇士捐资,以实际行动支持他们在前线抗击疫情。
在战略布局上,国盛坚持以围绕数控机床及其自动化线为核心主业的战略方向不动摇。产品定位为中高端,以替代进口为目标,巩固模具领域优势地位,以高精、高速、高效、高稳定性的产品为主线,提升大型设备在对精度(直线度、平面度)要求较高的细分应用领域的市场占有率。 本报记者吴莹
(文章来源:南通日报)
文章来源:南通日报